结对编程的经典案例

Server 林涛 6302℃ 0评论

当 MSX和Atari ST还很‘火’的时候,我在荷兰的一家叫做Aackosoft的游戏公司里短暂的就职过一段时间,这个公司位于Leiderdorp —— 离海牙不远的一个小镇。之所以短暂,原因是这个公司神奇的倒闭了(一天晚上财务主管一进来就开始粉碎各种文件,我只好拿起公文包离开了)。除了管理方面的 问题外,这里工作的人都很不错。

要开发的程序非常有趣,这里的薪水还行(假如你是拿薪水过日子的),开发过程伴随着大量的知识学问,让我惊叹不已。这里的设计人员都非常的优秀,他 们让这不通用的显示效果能够在各种平台上使用。对于我,有两个人格外的吸引我:Steve 和 Chris,他们都是英国人。我们大部分人下班后都会一起坐一段很长的路程,我们住在“校园宿舍”里 —— 因为对这栋建筑的这个部分最好的描述就是校园宿舍。下班后我们就待在一起,我们叫了匹萨或泰国食品,聊天、玩游戏,有时是我们自己的游戏 (Indy500, FlightDeck),有时是竞争对手的(是否还有人记得Gauntlet?)。

Steve 和 Chris 这两个人极不相似。Steve 讨厌大量的编码工作,他有时会疯狂的花上几个昼夜的时间把一个游戏的框架搭建起来,之后他就会像泄漏气的脾气,行动慢慢腾腾,像个蜗牛。而大概就在这个节 骨眼上,Chris入场了。他捡起Steve已经完成的那一大堆代码,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,规整清理,使之可靠、高效。他们之间是如此了解,根本不需要讨 论哪段代码是干什么、为什么这样写,只是用这种方式来回交替的进行,直到任务完成,通常都是迅速顺利的搞定。

这其中的奥秘显然是得益于他们值得称赞的性格,长期共处培养出来的融洽,以及形成的一种依赖于对方的习惯,而不是相反的用大量的时间来相互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用意。Chris 已经无数次的这样配合Steve,已经十分清楚的知道Steve想干什么。

如今我们也许可以称这为“结对编程”,而这种结对的方式产生的效果远超了他们两个作为单独个体的总和。Chris 如果一直依赖于这种工作方式,那他将不会有自己的原创作品。而Steve一旦失去了Chris,将不能完整的完成任何一个工作。可作为一个团队,他们做出 了出色的东西。就像是他们在搭起骨架,填充内容之前,脑海中有了共同的图纸,这是他们能成功完成任务的基础。

数年里,Steve已经积攒了犹如大百科全书那样丰富的有用的程序代码,这些足够Chris用来发现他的思维轨迹。

这是程序员中的合作依赖。之后我再也没有遇到这种情况,我也并不是真的想盼望看到这样的组合出现,这只是那些日子里能让我感到独特、至今回忆的一件小事,就像发生在昨天。

我所看到的是一种‘热情’。我看到了Steve的(从个性上来讲,我更喜欢他,但当我发现有趣的事情时,我却不能像他那样富有激情的工作)。我看到了Chrise的。

他们曾徘徊在各大公司里寻找他们的精神伙伴,但从来没有遇到这样能够相知、能超出工作范畴、从个人角度上相互接受的人。这让我产生奇想,也许应该有 个“程序员约会服务系统”,像Steve和Chris这样的人能够遇到一起,一起合作创造出他们各自独自根本无法想到的奇迹来。

 

如需转载请注明: 转载自26点的博客

本文链接地址: 结对编程的经典案例

转载请注明:26点的博客 » 结对编程的经典案例

喜欢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